>
被送去西伯利亚,多半都去做了柴火。
“走吧!”
“好。”
前往日寇宪兵监狱。
都是大卡车。张庸自己单独开车。
驾驶舱里面正好坐两个人。于是将两黄点弄上来。
开车。
“你们的身份已经暴露。”
“你们自己选择。是留下来。还是跟飞机撤走。”
张庸快人快语。
甚至都没有问对方的名字。
没必要。
或许以后再也不会有交集。
在抗战全面胜利之前,估计自己也是没什么机会来哈尔滨了。
太远了。
即使瞬移都来不到。
沉默。
两黄点默默思考。
对于他们来说,确实是非常困难的选择。
“去日寇监狱做什么?”
“接收抗日分子。”
“接收?”
“日寇被迫释放全部的抗日分子。我们负责将他们全部送出境。”
“送出境?”
“是的。送出境。不能继续留在这里。”
张庸随口回答。
判断也是停战协议的一部分。
日本人答应释放全部抗日分子,但是要苏联人全部接走。
这次释放,全部送走以后,如果下次再入境,然后被抓到,就不算是停火协议里面的内容了。
都没有省油的灯。
每一条协议的背后,都有无数陷阱。
又是沉默。
“你不是苏联人?”
“不是。”
“那……”
“我也不是你们那边的人。送走你们,是顺带的。”
“你……”
“我也是抗日一份子。”
“明白了。”
两个中年男人缓缓点点头。
如此说来,对方肯定是国军那边的人了。阵营不同。同属抗日。
有点好奇。
国军那边,居然有如此人才。
能够跟着苏联人到来。还能够指挥苏联人。确实本事。
关键是,还能够让日寇毫无脾气。
顺带解救他们。
车队继续前进。
沿途都有日寇和汉奸特务警戒。
无关人等,早就被禁止上街。所以,街道显得很冷清。
当然,这是在华人区。如果是在洋人区,情况就不同。
雷达地图显示大量黄点。
三十……
五十……
一百……
果然,有很多抗日分子。
光是黄点就有一百多。不是黄点的可能更多。
红点的数量当然也很多。全副武装。至少有一个大队的样子。上千人。
“石井。”
“你说。”
“命令你们的部队离开监狱范围,只留下一百人。”
“那不行。”
“需要我打电话给梅津美治郎吗?”
“你……”
石井沉默。
对方的日语说的极好。
对方还知道梅津美治郎。来者不善啊!
打电话给关东军司令官,当然是不可能的。但是会引发各种连锁反应。
对方摆明了是在威胁。它却不得不接。
“你们没有诚意。”
“别误会……”
“明天,我们就会轰炸奉天。”
“你……”
石井再次沉默。
脸色明显涨红。
&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