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钻石小说网>书库>其他小说>一本不正经的修仙感悟> 第473章 都不爱装逼了我都

第473章 都不爱装逼了我都

  “那肯定得让你们听得懂啊,不然我费劲讲啥啊。你以为师父那么闲,没事跟你唠着玩啊?”

  “嘿嘿嘿,不是不是。”

  “你师父我很早很早之前,就已经不爱跟谁闲聊了。所以很多时候,如果我跟谁聊天,大多都是修行上的事。

  哪怕你是一个大美女,你没事找我这聊一下,那聊一下,我也不爱跟你聊。

  我有聊闲话那个功夫,都不如打打坐养养神。”

  “哈哈哈,好吧师父。”

  “丫头。”

  “嗯?”

  “你知道为师与其它祖师有何不同吗?”

  “牛逼。”

  “哈哈哈,算是吧,不过给你讲个故事你就明白了。”

  “好的师父。”

  “隋唐大业年间,洛阳城外的少林寺内住着一位年轻的僧人,法号慧能。

  他虽出家多年,但内心始终不得安宁,经常被杂念所扰。

  这天,一位游方的僧人来到少林寺,这僧人年纪已经很大了,须发皆白,但是精神却很好。

  他说他是达摩祖师的再传弟子,专门研究达摩血脉论。

  慧能听说后,立刻前去请教。

  他向老僧人倾诉自己的烦恼;弟子虽然每天打坐修行,但总是妄念丛生,尤其是欲念,怎么也压制不住,白天打坐还好,一到夜深人静时就特别难熬,不知道该如何是好。

  老僧听完后,目光如炬的看着慧能说;达摩血脉论中言,过淫之人常被三种魔所困,这三种魔如同三重关,一重比一重难过,你现在遇到的正是第一重。

  听到这话,慧能连忙追问;请问上人,这三重魔具体是什么?

  老僧缓缓道;第一种心魔叫做思欲魔,它来自过去的习气,会在你打坐时浮现各种欲念,这些欲念如同江河之水源源不断。你越想压制,它反而越强烈。(往日经历,思维杂念,妄念纷飞,小我欲望心。)

  慧能深有感触,点了点头;正是如此,弟子每次打坐,那些往事和画面就会不断涌现。

  老僧人继续说;达摩祖师教导我们,对付第一重心魔,不能用强制压抑的方法,你要明白这些欲念本来就是虚幻的,就像江水中的浮萍,不要去抓它,也不要去推它,它自然会随波随流。

  你要做的就是安住当下,专注呼吸。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,不要随着妄念飘走,妄念来了不要理它,它自然就会消失。这就像阳光照射下的露珠,不去触碰它,它自然会蒸发。

  【为师咋做的?在我们这个时代,很多人都很难觉察到这些妄念,更何况看见不管了。看见的时候基本上就都顺着它跑了。而为师以念化剑,不必把注意力放呼吸上,剑出便可看见妄念,如玩耍般,一点也不压抑,随意斩之,令妄念不敢乱来。一直打到它们老老实实。有一些对自己造成心结的事情,就用心转念,或者明真理将其化解。】

  慧能又问;那第二重心魔呢?

  老僧人说;第二重心魔叫执念魔,当你克服了第一重心魔之后,会进入一种似定非定的状态。这时候你会执着于这种状态,认为自己已经开悟了。这种执念比欲念(妄念)更难对付。

  慧能不解;问道;请问上人,为什么执着比欲念更难对付?

  老僧人道;欲念(抓取),妄念。是粗重的,容易察觉。执着是微细的,不容易觉察。就像一个人走路,泥巴沾在脚上容易发现,但空气中的灰尘就不容易觉察。

  很多修行人在这一关上走了岔路,以为自己已经功德圆满了,实际上是被执着心魔所惑。

  (寓意为;觉得自己这么修对,那么修错,念经好,抄经神奇,拜佛念经几十年,已经自己很有功夫了,一心修佛的自己以后会成佛。或其它等等,要这要那,没完没了。)

  老僧与慧能讲解办法道;对付第二重心魔,要明白心如虚空的道理。不要执着任何境界,也不要执着于无执着。就像明镜照物,物来物现,物去物空,不留一丝痕迹。

  【这就是大哥讲的,执着什么,和不执着什么都叫执着。不必较真。做到,无事不起念,有事念不着。遇什么事办什么事,其余的多想一点都特么没用。跟这老僧讲的如出一辙。】

  慧能正想问第三重心魔是什么时候,老僧突然却说;第三重心魔最难,不是一般人能够理解的。你先要克服前两重心魔,等到机缘成熟时自然就会明白。

  说着,老僧拿起禅杖,走向寺门。

  慧能急忙追过去,请求道;请上人开示,告知弟子第三重心魔是什么?

  老僧停下脚步,回头看着满院子的落叶,地上的落叶被风卷起,在慧能脚边转了一圈,老僧见此,才缓缓说出第三重心魔……

  第三重心魔叫我执魔。这是最细微,最难察觉,最难降服的心魔。当修行人克服欲念(也就是妄念)还有执着(执着心的意思)。会产生一种清净解脱的感觉,这个时候会认为,我已经解脱了,而这个我,就是最后的心魔。

  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  达摩血脉论中说;心若无事,心空境寂。无所取舍,垢净俱亡。这个境界,不是用头脑思维能够理解的。只有真正放下:我这个的执着(意思是有个我存在)。才能明白这个道理。

  你看这满地的落叶,它们从树上落下,不知道自己在落,也不知道自己已经落地。它们没有“我”的概念,所以自自然然。了无挂碍。
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