越王盛和赵王招赶忙上前,齐声说道:“臣等定当与诸将士同生共死,为陛下平定齐国!”
周主又命柱国陈王宇文纯,领命出征。
与此同时,荥阳公司马消难也在军中。
这司马消难可不简单,他是齐相司马子如的儿子。
当年高洋当政时,他因惧怕获罪,便投奔了北周。
再看这出征的阵仗,那叫一个庞大。
郑公达奚震担任前三军统帅,越王宇文盛、赵王宇文招,皆是周主宇文邕的弟弟,一同随军。
周昌公侯莫陈琼为后三军统帅,齐王宇文宪率众两万,直扑黎阳。
随公杨坚、广宁公薛迥,率领水师三万,从渭水驶入黄河。
梁公侯莫陈芮,率军把守太行道;
申公李穆,率三万大军驻守河阳道;
常山公于翼,率两万大军出陈汝。
周主宇文邕更是亲自率领六军,足足六万人马,浩浩荡荡从长安出发。
大军一路前行,眼看着就要到河阳了。
这时,内史上士宇文弼站了出来,
他向周主进言:“陛下,臣以为此时应进兵汾潞,直捣晋阳。
晋阳乃敌军要地,若能一举拿下,定能大挫敌军锐气。”
周主宇文邕听后,微微皱眉,还未说话,旁边便有人反驳:“此计虽妙,但风险太大。若敌军早有防备,我军恐陷入困境。”
宇文弼不甘示弱,急忙说道:“战场上本就有风险,若因惧怕风险而错失良机,那才是真正的失败。”
两人你一言我一语,争论不休。
周主宇文邕看着他们,心中自有打算。
他大手一挥,说道:“都别争了,朕意已决,从河阳趋河阴。”
众人见周主心意已决,便不再多言。
这时,前汾州刺史杨敷的儿子杨素站了出来。
他目光坚定,大声说道:“陛下,末将愿率家父旧部为大军先驱。”
周主宇文邕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,眼中闪过一丝赞赏,说道:“好!不愧是忠良之后,朕就许你前行。”
杨素领命,转身便去整顿兵马。
看着杨素离去的背影,周主宇文邕心中暗自思忖:此子有勇有谋,日后必成大器。
而此次出征,又会有怎样的风云变幻呢?
欲知后事如何,且待下一章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