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8章 静待

  伊籍闻言,脸色骤然一白,如遭雷击,顿时语塞。

  他只想着消息的真伪,却从未从这个角度去思考过报信人本身的动机。

  蒯越的这番话,如一盆冰水,将他心中刚刚燃起的对赵云的信任,浇得七零八落。

  蒯越不再理会他,而是对着刘表继续进言,他的声音冷静而充满了说服力:

  “主公,无论此事是真是假,我们都必须做最坏的打算。当务之急,是立刻召回军中最为得力的大将,贴身护卫主公左右,以策万全。”

  刘表被蒯越这一番分析说得心中警铃大作,他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,沉吟道:

  “异度所言极是。传令,召江夏的文聘,即刻赶回襄阳。”

  蒯越的眼中,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同之色:

  “文聘将军忠勇可靠,有他在主公身边,当可万无一失。”

  紧接着,他话锋一转,那双锐利的眼眸之中,闪过一抹夹杂着算计与杀机的森然寒光:

  “主公,若真有刺客潜伏,我们又何必被动防守?不妨将计就计,正可借此次寿宴,布下一个天罗地网,引蛇出洞,将这些藏在阴影里的宵小之辈,一网打尽,永绝后患!”

  “伊籍。”

  蒯越的目光,如同捕食的猎鹰,重新落在了依旧有些失魂落魄的伊籍身上。

  “你且带人回去,告知来人,就说主公感谢他的示警,但护卫之事,已有万全之策,不必由他费心。”

  “但他既是报信之人,便是我荆州的客人。主公仁德,决定在寿宴之上,为他安排一个贵客的席位,以示感谢。只是,届时,他必须老老实实地待在我等安排的视线之内,不得随意走动一步。”

  说到此处,蒯越的嘴角,勾起一抹冰冷而残酷的弧度,那笑容里没有半分暖意。

  “若他愿意接受主公的‘好意’,便为他安排上好的食宿,好生招待,不可怠慢。”

  “若他……不愿……”

  蒯越的声音陡然转厉,充满了不容置疑的杀伐之气。

  “即刻拿下,打入大牢,严刑拷问!”

  伊籍脸色瞬间惨白,他万万没想到事情会发展到这个地步,这哪里是待客之道,分明就是将人视作囚犯!

  他忍不住鼓起勇气,出言劝道:“主公,长史!来人怎么说,也算是那位徐州牧刘玄德公的使者,代表着一方诸侯的颜面,我等如此行事,是否……是否太过失礼?恐伤了两家和气啊!”

  刘表缓缓抬起眼,深深地看了一眼自己这位心地终究还是过于仁厚的下属。

  那温和的目光背后,是身为一方之主,不容动摇的决断与冷酷。

  “就按异度所言去办。”

  他挥了挥手,语气平淡,却重若千钧。

  “退下吧。”

  伊籍心中猛地一沉,如坠冰窟。

  他知道,主公一旦做出决定,便再无更改的可能。

  他再不敢多言半句,只得将满腹的无奈与歉疚压下,躬身领命,缓缓地,沉重地退了出去。

  不多时,伊籍便带着五六名手持长戟、神情肃然的府衙兵士,重新回到了赵云所在的偏厅。

  他的脸上,强行挤出一丝比哭还要难看的歉然与为难之色,脚步迈得异常沉重,仿佛每一步,都在走向一个无法预料的深渊。

  赵云的目光,在伊籍踏入偏厅的那一刻,便已落在了他的身上。

  紧接着,是那几名紧随其后,手按兵刃,神情冷肃的府衙兵士。

  他那双洞若观火的星眸,微微一眯。

  伊籍的脸上,挂着一丝极不自然的、比哭还要难看的苦笑。

  他向着赵云,深深一揖,声音里透着一股无法掩饰的疲惫与为难。

  “壮士,我家主公已然知晓刺客之事。”

  “主公言,寿宴当日,府中自有万全之策,阁下不必再为此事费心。”

  赵云闻言,脸上神情未变,只是平静地点了点头。

  “既然如此,荆州之事已了,在下便不多做叨扰。”

  他抱拳道:“我还需赶往益州,将此事告知益州牧刘焉公,就此告辞。”

  说罢,他转身便要离去。

  “壮士且慢!”

  伊籍几乎是下意识地一个箭步,伸出手,拦在了赵云身前。

  那动作,急切而僵硬。

  赵云停下脚步,回过头,平静地看着他,不发一言。

  那目光,淡然如水,却仿佛能穿透人心,让伊籍瞬间感到一阵莫名的心虚,额上不由自主地渗出了一层薄汗。

  他强行挤出一丝笑容,解释道:“壮士莫要误会。”

  “主公说了,壮士不远千里前来示警,乃是我荆州的大恩人。”

  “为表达谢意,五日后的寿辰宴上,主公定要与壮士当面共饮一杯,以表寸心。”

  说着,伊籍有些不自
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