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钻石小说网>书库>其他小说>万历明君> 第85章 论功行赏,弹觔估两

第85章 论功行赏,弹觔估两

  文华殿。

  今日廷议,颇有些争吵。

  远在殿外,都能听到里面激烈的声音。

  “不论答不答应鞑靼蛮子,咱们该做的准备还是得先做好。”兵部左侍郎石茂华沉声道。

  话音刚落,户部右侍郎傅颐便不咸不淡开口:“石侍郎不妨说清楚,怎么个早做准备?”

  “蓟辽总督刘应节,早就分布兵马、调度营卫。”

  “四镇练兵总督戚继光,业已亲率部众御敌,严边备战。”

  “总不至于要抽调别镇吧?莫非……又是钱粮不足?”

  刘应节户部出身,在庚戌之变后,主动请缨转为兵备副使,而后巡抚辽东、河南、总督蓟辽,可谓沉稳宿将。

  戚继光更是在东南战功赫赫的名将,此前以总兵之身,节制总兵,颇有掣肘,在内阁提请,皇帝开恩后,更是加授了四镇练兵总督职衔。

  二人位高权重,皆是一时之选,还需要什么准备?

  无非就是兵部盯上两淮巡盐带回来的银两罢了!

  石茂华神色不改:“抽调别镇倒是不至于,但该发的募兵,却也不能省。”

  “除此之外,还有粮草、草束,也得早做准备。”

  “就怕有人不懂兵事,一心扑在银钱上,坏了边防,若是再出现庚戌之乱,那可不是银钱能补救的。”

  石茂华这话,一顶大帽子扣下来,已经算得上是攻讦了。

  近来诸臣为了争夺巡盐银的事,多少争出了些火气。

  傅颐听了,脸色一变。

  正要开口。

  突然间,御阶之上一阵动静。

  眼见两个小太监将御座搬上去,众臣心领神会——这是皇帝来了。

  张居正立马打断了争执。

  “那就如此罢。”

  “西城坊等五场召买草束一百二十万,以备边防。”

  “升定州游击王之宇为喜峰口守备,发募兵二千。”

  傅颐瞪了石茂华一眼,悻悻闭嘴。

  不多时,御阶之上,出现了小皇帝的身影。

  众人纷纷行礼:“陛下!”

  行完礼再度直起身子的时候,百官不约而同面色一变。

  却不是因为皇帝前来听政,也不是因为皇帝又不按规矩,不遮挡屏风。

  而是因为,御阶下方,纠仪官所处的位置,多出一人,坐在矮凳上眼观鼻鼻观心。

  徐阶!

  这老不死的怎么又回了朝堂!

  百官心念电转,皱眉思忖。

  朱翊钧将百官的神态都收入眼底,只觉有趣。

  他看向张居正,征询道:“元辅,这是在议蓟边之事?”

  张居正出列行礼:“陛下,土蛮汗侵边,不可不重视,正要议个章程出来。”

  朱翊钧点了点头:“议得如何了?”

  张居正将这几日议论的地方简单捋了捋:“董狐狸派人前来换俘的事,诸位同僚颇有些异见。”

  “戚继光与刘应节上奏,希望能换回兵士,好让将士看到朝廷仁德,用心出力。”

  “兵部则忧心此举会助长土蛮汗的气焰,争相侵边,劫掠百姓充数,来与我朝交换。”

  “廷议正在议这事。”

  “还有董狐狸讨要赏赐之事,我等不敢专擅,也等着陛下圣裁。”

  其中有些未竟之意,不好明说。

  所谓劫掠百姓充数,其实更为担心换俘换习惯了,最后形成媾和之事。

  你来侵边抢钱,我来挣取军功,完事再换俘平账,双赢,这都是有过教训的事。

  朱翊钧若有所思。

  不过他却没明确表态,反而略过了此事:“元辅,此事稍后再议。”

  “朕方才接见徐少师,始知此次巡盐之事的艰难险阻,实在心中悸动。”

  “这等有功之臣的封赏,却是刻不容缓。”

  “此次有功之臣的封赏,吏部跟内阁议论出来了没有?”

  张居正看了一眼此刻与会廷议的徐阶,立刻明白皇帝的决定。

  心中不免松了一口气。

  他面向申时行,示意后者奏对。

  申时行心领神会,出列道:“陛下,此事经吏部审议、科道言官复核,正要到廷上议论。”

  “其中,以右佥都御史海瑞、大理寺右少卿陈栋……”

  他又瞥向坐在矮墩上的徐阶,揣测着皇帝的意图,又加了一人:“还有前中极殿大学士、少师徐阶。”

  “此三人首功。”
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