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7章 沓中屯田御强敌

星。陈泰的脸色瞬间惨白——那是他三路大军的集结点。

  当第一声号角从临洮方向传来时,他终于明白:姜维根本不在洮水渡口,那些旗帜、草人、牦牛,不过是他布下的诱饵,真正的杀招,藏在更深远的暗处。他握紧拳头,指甲深深刺入掌心,悔恨自己竟如此轻易中了姜维的计。

  第三折 沓中秘道通陇右

  姜维牵着战马穿过白桦林,马蹄踩过落叶,发出细碎的声响。白桦树的树皮剥落,露出白色的树干,仿佛一道道伤疤。

  阿莱娜的羌笛声从前方传来,曲调是西羌古老的《猎狼曲》,却在间奏处混入了《出师表》的韵律,熟悉的旋律让姜维心中一动,仿佛回到了丞相身边。他停在一块巨石前,石面上"丞相秘道"的刻字被藤蔓遮掩,藤蔓上开着紫色的小花,显得格外幽静。

  拨开藤蔓,露出里面的八卦机关——那是诸葛亮当年为北伐准备的秘密通道,机关表面布满铜锈,却依然完好无损。

  "伯约,"阿莱娜从树影中走出,鹿皮靴上沾着新鲜的草汁,靴边的铜铃随着步伐轻轻摇晃,"秘道尽头的通风口已疏通,可直通狄道粮仓。"

  她递来一块烤羊肉,肉香混着她身上的雪莲花香,让人食欲大增。"不过地道内的沼气未散,需用这个。"她摊开手掌,露出几颗鸽卵大小的牛黄丸,表面用朱砂画着驱邪符,符笔力苍劲,竟是诸葛亮的笔迹。

  地道内的石壁渗着水珠,青苔从石缝中钻出,沿着墙壁蜿蜒生长。

  姜维的火把照亮岩壁上的刻痕,那是当年马谡失街亭后,诸葛亮秘密修建的退路。刻痕深浅不一,有些地方还残留着当年工匠的斧凿痕迹。

  "当年丞相说,"他用剑鞘敲击石壁,回声沉闷如鼓,"若北伐失利,可经此道退守沓中,屯田养兵。"阿莱娜望着他泛白的后颈,突然想起初见时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,如今他的背已有些佝偻,像棵被狂风吹弯的松树,却依然坚挺。

  丑时三刻,狄道粮仓的守卫正在打盹,手中的火把即将熄灭。突然,他们听见地下传来"隆隆"闷响,仿佛远处的雷声。还未及反应,地面突然裂开,手持短刀的汉军士兵如神兵天降。

  姜维的银枪挑飞粮仓大门的铜锁,锁芯断裂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。

  火光中,他看见粮囤上覆盖的稻草里藏着晋军的"连弩改良版"——与他在沓中仿制的弩机一模一样,弩机的扳机上还残留着新鲜的油迹,显然刚经过保养。

  "原来如此。"他踢开一箱弩箭,箭头的三棱倒刺闪着冷光,"陈泰想借粮草诱我来攻,实则埋伏精兵。"阿莱娜割断粮囤的绳索,青稞如瀑布般倾泻,在地上堆成小山。她突然指着粮囤底部:"伯约,看这个!"

  月光从天窗照入,粮囤底部的木板上刻着密密麻麻的符号,正是西羌部落的"狼图腾密语"。符号刻痕较新,显然是近期所为。

  姜维蹲下身,指尖划过"九月初九,血月当空"的刻痕,心脏突然狂跳——那是西羌传说中"狼神降世"的凶日,也是陈泰预定的总攻日期。

  刻痕旁边还有一只狼头图腾,狼眼处刻着一个"陈"字,仿佛在盯着他们,透着一股阴森的气息。

  第四折 狄道城内巧周旋

  陈泰在狄道城头来回踱步,铠甲的鳞片相互摩擦,发出"沙沙"声。他望着城下突然出现的"西羌商队",心中涌起不祥的预感。

  商队规模不大,约有百余人,骆驼和牦牛驮着沉重的皮袋,队伍最前方的首领骑着一匹黑马,毡帽压得极低,却露出耳畔的银环——那是西羌贵族的标志。

  当商队经过吊桥时,他看见骆驼背上的皮袋渗出暗红液体,在青石板上画出蜿蜒的痕迹,宛如一条血路。

  "打开城门,例行检查。"陈泰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,右手不自觉地按上剑柄。商队首领抬起头,露出半边脸,刀疤从眼角延伸至下颌,正是迷当帐下的勇士阿古力。

  他的眼神犀利,宛如一头蓄势待发的狼。"将军请看,"他解开皮袋,里面装的竟是风干的牦牛肉,肉质紧实,散发着一股咸香,"小人奉大王之命,为晋军送来补给。"陈泰的目光落在阿古力腰间的皮囊上,那皮囊的形制与今日探马回报的"汉军斥候"所用一模一样,心中的疑虑更甚。

  正午时分,狄道府衙的宴席上,陈泰举起酒盏,酒液在盏中轻轻晃动,映出他严肃的面容:"久闻西羌勇士善骑射,今日一见,果然名不虚传。

  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  "阿古力的酒盏在唇边顿了顿,酒液表面映出廊下阴影里的汉军斥候——他们扮成歌姬,身着华丽的蜀锦长裙,袖口的"汉"字刺青若隐若现,发间插着西羌特有的银饰,却掩饰不住眼中的精光。

  "晋军势如破竹,"阿古力一饮而尽,酒液顺着刀疤流下,在脖颈处形成一道血痕般的痕迹,"小人此来,是想谈笔大生意。"

  他突然掀开衣襟,露出里面捆扎的羊皮地图:"这是沓中屯田的布防图。"陈泰的瞳孔骤缩,地图上用朱砂标着汉军的粮仓、弩机阵地、甚至姜维的中军帐位置,每一个标记都精准得令人心惊。

  "迷当大王说了,"阿古力压低声音,周围的歌姬们依然在翩翩起舞,仿佛对即将发生的一切浑然不觉,"只要晋军肯给西羌二十万石粟米,他愿助将军直取沓中。"

上一页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