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钻石小说网>书库>其他小说>陛下就是躺赢狗> 第213章 建隆观武(下)

第213章 建隆观武(下)

  建隆四年,正月初一。

  天上的云没有几朵,太阳也不是那种昏暗的白色光圈,称得上是一个好天气。挑这天是因为时间吉利,同时也是因为天气好。

  天气好是司天监那帮天天数星星的官员们推算出来的,老文也放心的将日子定到了今天,想来他们应该也不会拿自己的九族开玩笑。

  汴京城北的城墙根到护城河之间,聚集了大量前来观赏的士民官吏。他们被整齐的区分成块状片区,有序的待在观礼地点,人头攒动,声如鼎沸。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浓浓的好奇和欢喜的笑容,还有来自泱泱大国的自信与从容。

  城头上到处都是迎风招展的旌旗和色彩斑斓、大小不一的伞盖。大郑的达官显贵、朝臣勋爵、命妇贵女们按品级高低分门别类的坐在宽阔的城墙之上,彼此之间谈笑风生,和认识的人打着招呼。

  铜炉中的烈火在熊熊燃烧,御林军的金银卫们将整个北城墙附近都严密监视和布控起来,防止有不轨之徒捣乱和生事。

  北城门正上方的城楼里,文训一身明黄龙袍加身,大马金刀的坐在座位上,单手撑腮,嘴角噙着淡淡的笑意,高坐上首。何关握着刀立在他的身后,四周楼阶全是御林金卫,龙威尽显。

  文若与中书门下的大佬们坐在陛下身边,六部尚书分坐两旁,再下面都是来自各地的使臣使者们。

  这次邀请的使者有点多。

  西域方面有哈拉汗王国的王子,西州回鹘王国的王子,于阗王国的国王胞弟。

  草原方面除了高车部之外,其余各部都派了使臣前来观礼觐见。

  南方来的最多,大理国主的三儿子、牂牁蛮十二洞的各位洞主代表、岭南刘思的使者、交趾吴光的使者、陈瑾、张照初的儿子、唐国重臣金陵太守周沛。

  除此之外,还有两位从雪域高原上下来的贵客,以及来自南洋的吕宋等国使者。东海之外的扶桑也来了两个阵营不同的遣唐使。

  全天下的目光,今日聚焦于此。

  文训看着这满堂宾客,抬了一手袖袍,志得意满,兴尽然。

  正午时分,牛角号声和擂鼓点声同时响起,悠扬空旷的声音响彻在整个城关之上。早已经等的不耐烦、有些焦躁不安的人们这才声音小了下去,纷纷伸长脖子向着城楼外张望。

  凌晨从城楼外走了进来,扫视着坐在楼中的各大势力使臣们,微微一笑,走到中央朝着文训行礼:“启禀陛下,一切就绪。”

  文训闻言后点了点头,缓缓起身,对着满座宾客臣属们说道:“好,那诸位就随朕一起,欣赏欣赏我大郑的将士的威容吧~”

  说罢,他便傲首阔步的走向楼外,文若和凌晨一左一右跟在他的身后,众位朝臣和使者们紧随其后,鱼贯而出,一起来到了宽阔的城楼之上。

  文训登上绣龙伞盖下的高台就座,其他人纷纷扶着城垛向外望去。

  下方,是乌泱泱的人群。

  护城河外,左侧远处全是模糊的人影,正前方更远处,是波涛汹涌的黄河。

  凌晨朝着不远处的段平看了一眼,对方立刻会意,将手中的箭矢伸进正在燃烧的火盆中,引燃箭头后,朝着右侧搭建出的一座高台上的超级大火把射了上去。

  黑烟滚滚,升腾而起。

  护城河边的二十一堆狼烟,在看到城楼上的信号后,也立刻一起点燃,在所有观众眼中行成一道壮观的烟林。

  护城河外,从东向西走来一支军队,

  一名手捧礼册的内官,立在城楼二楼上,用尖细嘹亮的声音挨个唱名——

  “第一支,禁军马军中军帐下,领军将领:薛定。”

  黑片红翎,人马具甲,铁黑色的兜鍪顶上插着红羽毛。背背箭筒,腰挎短弓和长刃,个个手持长柄大刀,排列着整齐的队伍,在薛定的率领下来到了城门正前方后,带领全军齐呼“万岁”!

  文训呵呵笑着朝他们挥了挥手。

  “第二支,东南行营青州军,领军将领:卫应。”

  棕甲黄披风,马脖子左边挂的是弓,右边挂的是箭,每个人腰间还别着宝剑,手中提着制式的长枪,头戴开面狮盔甲,行进间尘土飞扬,一看就是久经沙场的铁骑。

  “第三支,西部行营陇右府兵……”

  “第四支,洛阳府乡军……”

  “第五支,北方行营静塞军……”

  “第六支,北方行营破虏营……”

  “第七支,北方行营中军帐下……”

  “第八支,云中府,云中军……”

  “第九支,西南行营中军帐下……”

  “第十支,朔方府,定难军……”

  一支接一支威武雄壮、冷酷肃穆的军队从君臣百姓们面前走过。

  他们装备不一,各有特色,来自大郑各大行营和地方州府,有着不同的职责和任务。但他们都是大郑帝国的锋利剑刃、护国基石。他们全都停下来,朝着城头之上的皇帝陛下高呼“万岁”。

  前前后后,拢共过去了一万多人。

  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  大郑的官员百姓们自然是高兴的挥舞着手臂向将士们招手问好,热情回应。其他势力的使者们则是面色凝重,或抿嘴轻叹、
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